記者近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到,黨的十八大以來,中醫藥“走出去”步入快車道、邁出新步伐。我國推動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中醫藥技術委員會(ISO/TC249),陸續制定頒布89項中醫藥國際標準。
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吳振斗介紹,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;我國與40余個外國政府、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,開展了30個較高質量的中醫藥海外中心、75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、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工作;中醫藥內容納入16個自由貿易協定。
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中醫藥積極助力全球疫情防控。據介紹,我國公開發布多語種版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,支持舉辦了百余場抗疫專家視頻交流和直播活動,向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介紹中醫藥診療方案,向部分有需求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中醫藥產品,選派中醫專家赴相關國家和地區幫助指導抗疫,向柬埔寨派出首個中醫抗疫專家組及醫療隊。
“《世界衛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》明確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‘三藥三方’等抗疫類中藥海外注冊取得新突破?!眳钦穸氛f。
展望未來,根據《推進中醫藥高質量融入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發展規劃(2021—2025年)》設定的發展目標,“十四五”時期,我國將與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,頒布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,打造10個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品牌項目,建設50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,建設一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,加強中藥類產品海外注冊服務平臺建設,組派中醫援外醫療隊,鼓勵社會力量采用市場化方式探索建設中外友好中醫醫院。